看起来是大牛其实可能是大牛皮(大雾

故事是这样开始的...我偶尔转身看到同事在玩qq(因为我和他背对着坐
看到某个UX里面有人感叹 要是能把各种眼动脑动都运用到UX研究内去就好了.......
我想了想...这脑洞有点大.........

后来似乎有个巨巨提出,要办一个workshop培训这方面的知识,还给出下面那个附件作为一个案例  我打开了这个ppt (http://goo.gl/qpTE2L)并且去搜索了一下演讲者,顿时就震惊了。

这个ppt内用检测脑部运动的方法检测使用者的情绪体验.....
but 就这个ppt看来以及作者的情况看来 这多半是个坑爹货 至少很可能夸大其辞

似乎采用EEG还有眼动+皮肤电等(不确定)的作为指标
不太可能使用MRI (因为安装运行这种设备需要得到卫生部批准的执照!WTF)
PS 便携的FMRI设备似乎去年在美帝有了哦(

研究设计似乎是通过EEG检测不同游戏的脑电特征,从而得出这这个游戏的情感特征以及优缺点。

先放上wiki上的介绍

可是我真的很怀疑能否这样简单的用EEG
根据传播与认知科学这本书,这需要大统计设计以及很小心的实验设计,因为EEG测量的对象以及方法问题)甚至是其他生理指标就能简单的得出结论——特别是在游戏带来的情绪体验这种宏大的词汇而其本身且容易与其他过程(比如游戏过程中的认知与操作!)所混淆的指标上。

其提出的Emo.I指标 我没有找到(在课本还有HANDBOOK)相关类似的指标(也就是说可能是自己发明的!),而且其引用的理论模型是相当宏大的针对情感体验的一种模型。并不能直接就说明和解释实验结果本身,其中间的论证有很多坑。因为游戏的过程设计太多生理以及心理过程了,比如认知过程,比如游戏操作,比如玩家的期待,生理上的指标(特别是比较简单粗暴的)都需要经过控制。个人认为没有针对这些坑给出充分的说明,那么研究的结果就很可能不靠谱,因为谁知道你在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采取了脑补的yy策略还是用数据处理了但是没告诉观众呢?!

其设计中还有各种奇怪的问题,比如用秒而不是毫秒为单位,(所以我有点怀疑EEG的取样频率等),而且没有纵轴说明对类型频率的脑波更没有提及所用的filter还有处理方法。

从结论来看,没有太大问题 我的判断依据是其结论符合一般的游戏业内人士的说法与经验。而且根据其展现的部分数据,估计信度不会太糟糕——可是效度呢?

从内在效度的角度而言:
这个实验尝试衡量的情绪体验无法简单的用EEG甚至你加上FMRI也不行。需要得出关于游戏情绪体验以及对比不同游戏的情绪体验需要更加严谨的设计才能排除其中的各种变量(不同游戏内色彩的影响,其选择的游戏玩法之间的差别,以及玩家本身的差别等,种种从认知神经科学与游戏特性本身出发都有太多需要排除和控制的变量。)

从外在效度的角度而言:
这个研究到底能带来多少确实的知识呢。其提出的结论可以用更普通(比如找玩家做测试并且观察玩家,进行访谈等)的方法得出,而且业界也有人提出相似的结论了。如 通关!游戏设计之道 这本书等业内人士的书甚至能跟仔细的说明相关的游戏要素。这个研究能带来多少独特价值以及知识上的推进呢?


作者本身是是约克大学的脑神经科学硕士,归国后开了咨询公司.........咨询公司的业务——为火热的手游提供测评标准....这听着有点不对劲。而且这篇东西也没有放到任何国际上严肃的神经科学期刊与会议上发布(作者发到了一个营销咨询与神经学相关的会议上去,可是那个会议并非一个严肃的学术会议)
这意味着缺乏同行(这里指代的是专门从事神经科学研究的学者)评审,

吐槽一句,作者在英国读一两年硕士就能设计的研究 可信度有多少,意义又为何呢?窃以为没有正儿八经的PHD+博后的背景 以及常年的实验训练(因为这才能保证足够熟练的实验,还能重复实验保证结果的靠谱)搞出来的都可能并不严谨也不能带来多少切实的知识
(甚至应该有一整个大实验室 一堆研究生博士生做苦力重复实验验证 

最后,让我们来看看学界的类似研究是怎么样的...——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18002499 根本就没能得出如此神奇的结论。。。人家是研究mario 但是人家的结论极为节制 ,当然这篇东西质量也不算得高.............

.....................................................................................................................
..........................................................................................................................


WHAT‘S MORE——看似高大上的东西不容易玩转

互联网行业聚集着很多学习能力很强的人 因而跨界什么的似乎被当作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是我想说的是跨界很难,而且有时候把学习能力看得太重好奇心太旺盛容易带来傲慢和无知

我不认为简单的跨界把游戏与神经科学研究随意跨界耦合能带来切实的成果,即便是关于普通的社会科学方法的workshop培训 (如调查问卷 访谈等等),能够带来的结果可能也会让那些好奇心旺盛的少年们失望。

先论述前者,窃以为需要有基本的知识 需要有系统学习的过程,才能正确看待以及搜寻(在有实际需要的时候)相关知识。

这要求对基础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包括实验设计和方法论),生理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还有媒介与认知行为科学的相关培训(包括方法论,实验,以及无数的论文论著的阅读)。这些没有正统的科班教育也需要普通人花很多很多时间也很难学得常识。(我觉得不去实验室折腾几年许多坑根本不会深刻理解) 而没有基本的那些知识以及在学习过程中培养的素质与品位  ,对于渣论文盲目信任,更缺乏质疑态度与能力, 也找不到,也读不懂靠谱的作品,那么学以致用无从说起。

吐槽一句汪丁丁说神经科学与经济学的跨科研究需要两个PHD因而没什么人能做这种研究....我觉得要搞这个也需要HCI+神经科学相关PHD+游戏业界经验........

即便是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训练,我也不认为随便培训下参加下workshop能解决(想想我的本科同学甚至一些毕业的博士也没很好的搞懂一些基本问题,看他们论文的前言后记方法论段落有时候让我觉得他们该回炉重新学习= =!)。 随便读几本万卷方法以及所谓在公司做点相对随便的研究就能学会。因为相关的东西在学校本科阶段老师不会教导(至少sysu没有特别强调)甚至部分专业书籍也未必能有那么深入的探讨。比如对研究的反思能力,检视能力,以及方法论上面的探讨(有一些是强调理论性的,也有剖析方法适用性以及原理方面的)。要补齐这些知识有时候甚至需要稍稍跨科去找别的学科的课本和论著仔细学习,可是这种过程即便能带来反思能力与品位以及扎实的研究设计能力,却不受互联网这种快速作风待见。

所以我能看到UX群还有知乎上许多相当莫名其妙的用户研究相关的问题,以及下面挺诡异而乐观的解答。很少有人提及研究内的种种坑,种种困境,以及对应的解决方法。至于保持审视的态度,那么就更少能看见了....而我窃以为做研究追寻事实与知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保持谨慎并且持续审视与反思自己所能看见的一切,无论是实验结果,统计数据,还是定性材料。只有抱着这种态度才可能让自己的不落入自我确证的窠臼内(这就是为啥我们需要同行评审,自我确诊本身也不过这也是人类的一种特性,具有进化意义ORZ)

话说回来其实做用户研究(非学界)乃至咨询业真的在意fact这种东西吗?在我看来不严谨的东西其实对他们而言并不是那么重要。因为有时候他们带来价值的原因,并非一定在于严谨的研究。而他们常年在业界积累的经验让他们即便有着不太严谨的研究设计(虽然这很可能遮蔽了真正的知识!)也能根据自觉得出较好的结果。but whatever,人家最终能做土豪而单纯做研究很难——学界竞争惨烈经费少工资低这是事实。

我排斥跨界吗?不,我倒是很期待不同领域的东西能有更多交流,知识的获取更多以话题而不单纯的以学科和期刊/会议为中心。不过跨界本身很难,深刻意识到这种难度以及自己所在位置很重要.跨界本身就是踏入不同的领域,需要对其他领域以及自己所在领域都有很深的钻研(而且通常需要极强专业性)。否则很多别的领域前沿的研究,甚至早就理所当然的事情,自己却茫然不知还以为是个没开发的新大陆呢。

回到最初的讨论的UX研究,能使用神经科学的方法研究吗?可以,但是这不容易。
正如所有的跨界一样,有着诸多坑。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关于产品设计 #这是个巨大的坑

书单 披着用户研究的皮却有着一颗好奇心(更新20140919

设计工具吐槽 之 protop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