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之一 设计流程

#线框图的意义和价值
设计师或是产品经理需要交付的重要产物之一就是交互线框图。此处不讨论相应的交互原型应该由谁产出,而集中于讨论这种产出有何等价值并且在设计流程中的地位。线框图的产出是交互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好的设计师/产品经理最好能够提供一套以上的线框图以供选择以及对照。生产以及讨论线框图的过程并非为了加快设计速度,而是为了减少直接徒手进行高保真设计甚至开发带来的一些成本。如其把线框图看作是一项能带来直接价值的资产,倒不如把它当做是一份保险。通过拆分视觉以及框架布局的交付,能减少后期全盘推倒重来的风险。在前期把注意力集中在对需求的深入理解与细节仔细审视中,有助于降低产品在开发与动工阶段出错的概率。如果一开始就立足于设计与开发而非真正的导向(当然某些特殊产品就是炫技用的)

然而,线框图所潜在的风险就是与真正的产品(尤其在视觉效果方面)可能较大差距。如果希望补救这些差距,除了产品经理/交互设计师需要具有较好的视觉设计功底外,视觉设计师(如果也负责交互产出)对于交互本身有较深的理解并且能免于迅速进行视觉设计的诱惑。当然,如果交互设计的过程以及视觉设计能使用相似或是相同的体系(比如尺寸,比例等)甚至使用相同的工具进行界面设计,那么线框图可能会更接近于中等保真的原型。


#数据收集与调研
在这个年代大家都很强调用数据说话,然而关于数据本身的一些基本知识和分析手法却未必能为设计师所知也不要提为其所用。本文不强调什么高大上的大数据,机器学习等等概念,而是尝试讨论一些小团队也会用到的工具和手法。对于小团队而言统计工具(比如GA(啊,我当年gfw还未如此猖狂))比如现成的调查问卷工具(如调查派)等途径收集到的数据更为直接。我发现,即便这些工具已然给出相对便利的手段,但是个人的分析素养与能力直接决定了数据能否被更好利用与甄别以及原始数据本身的获得过程是否可靠。

假如对数据和用户反馈都抱着随便的态度,那么很难用数据修正其后的设计。更何况,在糟糕的设计上收集而来的可能的数据,可能需要更仔细的判别才能过滤出有价值的信息。针对于此,设计师应该踏实的学习一下关于社会研究/统计/以及一些数据收集工具(比如ga,百度统计等等)的相关知识和原理。只有在这些基础知识之上,才能较好的产出比较靠谱的问卷,看到数据也不会一头雾水。至于更加高大上的研究方法,其得出的结果也并非理所当然。盲目跟风听很多讲座看很多关于眼动的文章,倒不如潜下心来好好从基础研究设计和生理知识的基础学起,好歹通过这样的过程不能亲自做某些研究也能多少甄别数据以及寻找更靠谱的研究。


#界面设计

有种误解就是只要尽快进行具体的界面和交互动效的设计,就能更快的完成设计直接进行开发。事实上,设计与开发一样,如果没有逻辑相对完备的方案以及一些前期准备(调研等),那么即便马上进行设计最后的方案也容易错漏百出。加快具体的界面设计的方法除了提供更好的工具以及聘请更优秀的设计师,也需要有产品经理实际的产出作为背后支持。仅仅草草写几行然后直接扔给设计师,既干扰和打断了设计师接受任务后的前期准备过程,也容易导致需求表达不清构思不周带来的返工重做(这种情况太常见不过了)以及一次性交付多种产物带来的短期内压力剧增。建议产品在构思的初期就开始告知开发与设计师,这样以便他们尽早预留时间进行前期准备。如果等到方案业已完成(或草草写就的方案)提交给设计师并且要求尽快完成,即便预留的工时一样,设计师也可能无法给出同等质量的作品。因为此时他们只能连续针对同一任务进行投入,缺乏调剂的机会而且更容易坚持己见而非不断修改方案。


#科学考核

产品的形态以及受众和决策者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产品最终的效果,然而在某些体系当中这部分的责任却是设计师进行承担——你们怎么不设计出高大上还能定制100个功能给我们放几个1000px * 1000px的微信二维码呢?如果团队本身希望得到更好的界面效果,那么产品经理本身也必须要对此负责。这倒不一定仅仅是要求产品经理有更好的审美能力,而是直接性的对于某些产品和模块,产品经理最好在理解视觉/交互设计的原理上进行规划与设计,并且承担某些功能规划带来的后果。科学的考核本身也要求设计师之间的评审必须强调同行评议,因为水平相近的设计师给出的方案不一定能给出完全一致的方案,但是能针对条件给出相似并且能互相理解说服的方案。虽然谁都能说界面本身是否美观,但是设计师背后为此做的取舍以及规划才是体现设计经验的重要向度——偏偏这些多数外行包括产品经理却一无所知。


产品的最终效果本身也部分依赖于研发的实现,因此对于设计最后的效果实现除了必要的同行评估,也要思考开发对此的影响。假如团队本身缺乏足够的沟通(开发阴奉阳谋并且也没有及早参与评估),那么最终实现出来的效果很可能与设计师构想相差甚远。现实中许多问题并非仅仅来源于设计师设计出难以实现的效果(吐槽上知乎上很多教育设计师的人肯定几年没学css了),也不是一份方案需要具有更好的适应性以及兼顾工程需要。而是团队流程设计以及考核的时候,就为好的界面需要支付的成本进行充分考虑。在这个基础上划定的kpi或其他考核才能较为客观的衡量工作效率以及个人贡献。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关于产品设计 #这是个巨大的坑

书单 披着用户研究的皮却有着一颗好奇心(更新20140919

设计工具吐槽 之 protopie